首页

彩琳美脚

时间:2024-05-01 19:43:31 作者:(乡村行·看振兴)从“黑色伤疤”到白色花海 江西广丰走出蜕变致富路 浏览量:22123

  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 (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人民网)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挂灯笼、猜灯谜 火车高铁上庆“元宵”

自“神舟八号”开始,飞船的电源在此前基础上经历了一次大的升级。供电结构由两机组升级为三机组,采用了升级版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镉镍蓄电池和锌银电池,可满足整船大于1800瓦的负载需求。

巴拿马运河遇“堵船”:超160艘船排队,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

中国是危地马拉第二大进口来源地、第五大出口目的地。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发展对华关系符合危地马拉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危地马拉选择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作出符合本国和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抉择。(制作 岳子岩)

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各界别委员已经报到 大会筹备工作就绪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

“95后”当“猪保姆”?网友:这工作太爽了……

厦门10月15日电 将于11月1日至4日在厦门举办的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15日对外公布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提名名单(按笔画排序):

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

6、银行业务经营保持稳健,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2023年,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464.55亿元,同比增长2.1%。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良贷款率1.06%,拨备覆盖率277.63%。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